close
- 可調更新率
- 可調解析度
- 可調解析度
這樸直感讓我想到SONY手機

儲存空間沒128GB起跳還敢叫做電競手機?
Razer 稍早前正...(恕刪)
純以遊戲需求考量的話,毫無疑問是ROG比力迷人


- Chroma Kit介面
- 相幹設定
儲存空間沒128GB起跳還敢叫做電競手機?
Razer 稍早前正...(恕刪)
- 機頂
- 機底
- 右側
- 左邊
純以遊戲需求考量的話,毫無疑問是ROG比力迷人
◈小結

Razer Phone 2 外盒與前一代並無太多不同,體積略微縮小一些;但一樣是採黑色配上自家 Logo 的低調設計翻譯


Razer 稍早前...(恕刪)
- 主設定
- 主設定

Razer Phone 2 外盒與前一代並無太多不同,體積略微縮小一些;但一樣是採黑色配上自家 Logo 的低調設計翻譯
- 桌面
- 控制中間
- 自訂快捷鍵
Martin wrote:
平安性設定上,Razer Phone 2 僅有提供指紋辨識,而部門 Android 機種在 Smart Lock 功能中的臉部辨識選項也沒有搭載,但願更新到 9.0 的時候會有些改變。
如今神人那麼多沒個256G怎麼行,不外我可以啦
退卡槽這邊則是採根基的 3 選 2 樣式,今朝規格上沒寫是否支援 4G+4G 雙卡雙待,頻段的部份完全規格表會再附上;別的,這邊也可以看到鏡面的最大瑕玷,就是相當容易感染塵土跟指紋.....
再來是外觀改變較大的鏡面材質,雖然說讓無線充電實現,若幹解決邊充電邊聽歌的狀況(玩遊戲應當就難了);但外觀的保護,和摔落的風險下,不管是哪一個牌子,小編都邑保舉還是裝個殼吧.....特別是經常玩手遊的電競手機,一個重要萬一手汗又夠多,摔下去可不是開玩笑的。至於另外一版限量的磨砂版本,也許也是不愛玻璃的人的另外一種選擇.....
上方有提到 Razer Phone 2 共有三種效能模式,其中自訂可以針對「單一」遊戲做分歧的設定,除以根基效能作為考量外,也能單獨針對 CPU、螢幕解析度,和螢幕幀率做調劑;要注意的是螢幕幀率照樣要依照遊戲的支援度,就短時候小編的理解,應當不是想調到若幹就能到幾多的。
幾個大型遊戲乃至是大型導航圖資裝一裝就爆滿了.....
後面也有關於卡槽的簡易說明,但說真的為了一個簡單的動作設計一個超大紙卡.....感受有點佔空間啊
現在神人那麼多沒個256G...(恕刪)


Razer 稍早前...(恕刪)
手殘護一生 wrote:
- 無線充電器
- 無線充電器
- 無線充電器
掀開後第一層可看到容納說明文件(還有退卡針)的收納小盒。
此時點擊右上方近似設定的圖案,就會進入重頭戲「遊戲加快器」中,這邊的介面就與電競筆電、桌機類產品的遊戲中間類似,會顯示電池剩餘電量、勿擾與三種(自訂、省電、效能)模式。
ForLucky wrote:
包裝的分層設計其實蠻有趣的,採用翻頁體式格局來做為收納之用,這樣對於經常開箱、關箱的人來講其實蠻便利的,也不怕盒子或是包裝塞不歸去.....
- 顯示設定
- 具體設定
- 三種燈效
- 自訂顏色
- 光譜不支援自訂
用索尼造型手機,看成電競手機
其實這款1-2代外型設計都是從NEXTBIT ROBIN而來
不喜好本來的桌布的話,Razer Phone 2 內也提供主題市肆,可以讓玩家自行選擇喜好的佈景主題翻譯

接下來就是讓人期待的手機正體了!看外觀或許會感覺跟一代的設計並沒有什麼差距;但機背材質感受仿佛有點紛歧樣之餘,最顯明的轉變應當就是主鏡頭的位置改變了吧!(其實前鏡頭也有.....容後在敘)翻譯
換個角度來看一下,順道一提 Razer Phone 2 的機身尺寸為 158.5 x 78.99 x 8.5mm,前代則是 158.5 x 77.7 x 8 mm,可以發現略微厚與寬一些些,且支援 IP67 防水防塵!也是今朝電競手機少見的特點了.....重量這邊小編的資料還沒有顯示,稍晚官方資訊出來後再補上
這邊也供給一些其他分歧的功能設定,音效部分也能看見 Dobly Atmos 選項;但手勢就相當原生,沒有什麼其他相幹的便利功能翻譯
側面也刻有 RAZER 的字樣驗明正身,這面同時也是採磁吸體例,掀開就能看到內容物。

不喜好本來的桌布的話,Razer Phone 2 內也提供主題市肆,可以讓玩家自行選擇喜好的佈景主題翻譯

接下來就是讓人期待的手機正體了!看外觀或許會感覺跟一代的設計並沒有什麼差距;但機背材質感受仿佛有點紛歧樣之餘,最顯明的轉變應當就是主鏡頭的位置改變了吧!(其實前鏡頭也有.....容後在敘)翻譯
換個角度來看一下,順道一提 Razer Phone 2 的機身尺寸為 158.5 x 78.99 x 8.5mm,前代則是 158.5 x 77.7 x 8 mm,可以發現略微厚與寬一些些,且支援 IP67 防水防塵!也是今朝電競手機少見的特點了.....重量這邊小編的資料還沒有顯示,稍晚官方資訊出來後再補上

這邊也供給一些其他分歧的功能設定,音效部分也能看見 Dobly Atmos 選項;但手勢就相當原生,沒有什麼其他相幹的便利功能翻譯
- 相機設定
- 相機設定
側面也刻有 RAZER 的字樣驗明正身,這面同時也是採磁吸體例,掀開就能看到內容物。

16:9直角屏!

Razer Phone 2 在主鏡頭部門,除先前所提到的位置移動外,規格也有必然水平微調。設置裝備擺設 1,200 萬畫素 f/1.75 光圈 + 1,200 萬畫素 f/2.6 望遠鏡頭,帳面上看起來與前代差不多,不外官方默示感光元件改換成 SONY IMX 系列(型號未公佈,一代為三星的感光元件),標準鏡頭也終於有了 OIS 光學防手震;對焦機能一樣是 Dual PDAF翻譯前鏡頭部分則是溝通的 800 萬畫素 f/2.0 光圈規格翻譯
以外觀來講,Razer Phone 2 與前代的概念類似,方形造型在今朝手機界來說也算是相當少見了,但造型設計這件事本就見仁見智,也許也能吸引到一批愛好方形設計的粉絲也說不定.....
看了那麼多功能,在主設定介面上,一樣是採原生的樣式設計。不過在選項中可看見 Google 根基的功能欄位外,也有先前介紹的 Chroma Kit、遊戲加快器等原生 APP。
相機設定選單也一樣是 Android 原生路線,可供調劑前後相機的畫素、影片畫質(主鏡頭最高達 4K@60fps、前鏡頭則為 FHD@60fps);惋惜的是竟然沒有專屬的攝影浮水印!要是照片上有著 RAZER 三頭蛇的 Logo,感受就是紛歧樣(?)

- 主介面
- 可下載遊戲
Razer Phone 2 在主鏡頭部門,除先前所提到的位置移動外,規格也有必然水平微調。設置裝備擺設 1,200 萬畫素 f/1.75 光圈 + 1,200 萬畫素 f/2.6 望遠鏡頭,帳面上看起來與前代差不多,不外官方默示感光元件改換成 SONY IMX 系列(型號未公佈,一代為三星的感光元件),標準鏡頭也終於有了 OIS 光學防手震;對焦機能一樣是 Dual PDAF翻譯前鏡頭部分則是溝通的 800 萬畫素 f/2.0 光圈規格翻譯
以外觀來講,Razer Phone 2 與前代的概念類似,方形造型在今朝手機界來說也算是相當少見了,但造型設計這件事本就見仁見智,也許也能吸引到一批愛好方形設計的粉絲也說不定.....
看了那麼多功能,在主設定介面上,一樣是採原生的樣式設計。不過在選項中可看見 Google 根基的功能欄位外,也有先前介紹的 Chroma Kit、遊戲加快器等原生 APP。
相機設定選單也一樣是 Android 原生路線,可供調劑前後相機的畫素、影片畫質(主鏡頭最高達 4K@60fps、前鏡頭則為 FHD@60fps);惋惜的是竟然沒有專屬的攝影浮水印!要是照片上有著 RAZER 三頭蛇的 Logo,感受就是紛歧樣(?)
◈外型
- 主題市肆
- 主題商鋪
這外觀的確就是索尼手機,但跟某牌電競手機…實在差太多
機背乍看之下,除了主鏡頭一樣是橫向,只是擺放位置從左上變為置中外,似乎差不多,但仔細看小編左下角有心拍的反光,梗概就知道本次 Razer Phone 2 機背最大的分歧,就屬材質上改用玻璃了;至於緣由是什麼,除了美觀之餘,就是為了 Qi 無線充電了吧.....別的,發表會中還有一款採用磨砂材質的限量版本 Satin,也是同樣支援無線充電的。
被 SONY 舊手機養壞的鉦昱翻譯公司,很喜歡這支手機的外在:
從顯示的設定上,可以發現 Razer Phone 2 一樣是採取原生為主的 Android 功課系統,設定中除了根基數值外,同樣延續更新率、螢幕解析度等調劑,藉此降低電力耗損。

移開後,最底層則是 USB-C 連接線、USB-C 轉 3.5mm 耳機插孔(沒錯 Razer Phone 2 沒有耳機插孔),以及充電器(上面也有 RAZER 的 LOGO!)翻譯
別的,Razer 在記者會中也推出專用的無線充電器,一樣採用 Qi 無線充電標準,尺寸 9.2 x 11.12 x 2.31cm,最大的亮點就屬四周同樣有 Chorma RGB 背光系統,售價為 99.99 美金,約台幣 3,080 元。
有別於先前 Razer Phone 須更新後才能享受 HDR 功能,此次 Razer Phone 2 則是直接內建,從 Youtube、或是 Netflix 上的響應支援影片上,就會呈現 HDR 字樣~不外礙於測試時候的關係,後續完整體驗時再來好好介紹一下

退卡針則是延續前代的設計(但圖案佈局有些轉變),大大的 RAZER 圖案和分歧於一般退卡針的造型,算是相當有特點啊!
掀開後可直接看到手機本體,一旁則是有“Flagship // Gaming”的字樣翻譯
由於小編拿到的機子沒有門徑進行實拍,是以這邊就以相機介面的介紹為主。可以發現 Razer Phone 2 在 UI 上與一代設計語言溝通,也算是走一個原活路線;但首要的拍攝選項移動到下方,頂部則是影片、照片等模式方便選擇外,也有專門的美顏模式。
別的,最大的亮點無非是在一代最使人怅惘的 Chroma 背光,本次終於也搭載了,搭上 ROG Phone 等產品皆有的狀態下,應該是會讓呼吸燈這件事成為電競手機的標配吧?究竟結果不炫怎麼當電競手機呢
別的,在點擊三頭蛇的 Logo 後,則是會導入至選擇燈光結果(共有三種),和色譜可供自訂自己愛好的色彩;要注意的是在選擇「光譜」結果時,是無法支援色采自訂的喔!
前鏡頭 
這邊也附上一張指紋辨識的示意圖,整合在電源鍵的狀況下,其適用右手拇指或許是對照吻合一般狀態,解鎖速度也不消太擔心,回響反映算是相當快(是說如許的體例應該也讓很多同學想到 Sony 之前的 Xperia 手機吧
)
由於本次 Razer Phone 2 今朝僅可拍攝外觀與操作介面,其餘像是跑分、拍攝部門都沒有設施進行測試
,是以本篇將會以外觀、和各式操控介面與主要亮點做一介紹翻譯看外型可能會感覺 Razer Phone 2 與前款沒有太多差別,本次除延續前代的 IGZO 120Hz 2K 顯示螢幕等規格;但處置器進級為 S845(之前一直有傳聞說會維持 S835,大家可以安心啦!),也多了無線充電的功能;別的,對電競迷來講,Razer 最大特色-也就是自家的 Chroma 系統也終於設置裝備擺設了!!
小編本次僅是對 Razer Phone 2 做個簡單開箱與功能介紹,對於內涵還未有時候可以好好體驗、互相了解一下;不外對於前代未在台灣發售的狀態下,第一次看到照樣蠻興奮的
最後來看一下今朝小編拿到的全部配件,可以發現毗連線都是採 USB-C 公接頭,這點也是延續前代設計,有其他 USB-C + USB-A 公線材的伴侶要注意不克不及沿用喔!別的,也有附上專屬貼紙可以發揮創意貼在喜好的地方上。
售價部分 Razer Phone 2 海外目前單機為 799 美金 ,約合台幣 24,612 元,對照今朝旗艦算是相對親民了.....。台灣這邊今朝也確定會上市,估計時候為 11 月中,價錢就等待往後的揭橥會吧!
明明有寫台灣會上市

機背乍看之下,除了主鏡頭一樣是橫向,只是擺放位置從左上變為置中外,似乎差不多,但仔細看小編左下角有心拍的反光,梗概就知道本次 Razer Phone 2 機背最大的分歧,就屬材質上改用玻璃了;至於緣由是什麼,除了美觀之餘,就是為了 Qi 無線充電了吧.....別的,發表會中還有一款採用磨砂材質的限量版本 Satin,也是同樣支援無線充電的。
被 SONY 舊手機養壞的鉦昱翻譯公司,很喜歡這支手機的外在:
從顯示的設定上,可以發現 Razer Phone 2 一樣是採取原生為主的 Android 功課系統,設定中除了根基數值外,同樣延續更新率、螢幕解析度等調劑,藉此降低電力耗損。

- 遊戲加快器
- 遊戲加快器
- 遊戲加快器
移開後,最底層則是 USB-C 連接線、USB-C 轉 3.5mm 耳機插孔(沒錯 Razer Phone 2 沒有耳機插孔),以及充電器(上面也有 RAZER 的 LOGO!)翻譯
別的,Razer 在記者會中也推出專用的無線充電器,一樣採用 Qi 無線充電標準,尺寸 9.2 x 11.12 x 2.31cm,最大的亮點就屬四周同樣有 Chorma RGB 背光系統,售價為 99.99 美金,約台幣 3,080 元。
有別於先前 Razer Phone 須更新後才能享受 HDR 功能,此次 Razer Phone 2 則是直接內建,從 Youtube、或是 Netflix 上的響應支援影片上,就會呈現 HDR 字樣~不外礙於測試時候的關係,後續完整體驗時再來好好介紹一下


退卡針則是延續前代的設計(但圖案佈局有些轉變),大大的 RAZER 圖案和分歧於一般退卡針的造型,算是相當有特點啊!
掀開後可直接看到手機本體,一旁則是有“Flagship // Gaming”的字樣翻譯
由於小編拿到的機子沒有門徑進行實拍,是以這邊就以相機介面的介紹為主。可以發現 Razer Phone 2 在 UI 上與一代設計語言溝通,也算是走一個原活路線;但首要的拍攝選項移動到下方,頂部則是影片、照片等模式方便選擇外,也有專門的美顏模式。
別的,最大的亮點無非是在一代最使人怅惘的 Chroma 背光,本次終於也搭載了,搭上 ROG Phone 等產品皆有的狀態下,應該是會讓呼吸燈這件事成為電競手機的標配吧?究竟結果不炫怎麼當電競手機呢

別的,在點擊三頭蛇的 Logo 後,則是會導入至選擇燈光結果(共有三種),和色譜可供自訂自己愛好的色彩;要注意的是在選擇「光譜」結果時,是無法支援色采自訂的喔!
Razer 稍早前正式舉行了新品揭曉會,也終於將 Razer Phone 2 新電競手機正式揭穿讓各人見面了~趁著發表會登場的的同時,小編也拿到了 Razer Phone 2 的外盒以及實機包裝,趁這個機遇就來開個箱簡介一下本次的相幹特點!

Razer Phone 2 在螢幕上一樣是配置 5.72 吋 IGZO 最高 120Hz 更新率的面板,解析度為 1翻譯社440 x 2翻譯社560 2K,並設置裝備擺設康寧第五代大猩猩玻璃(前款為第三代),亮度為 654nits(typ.)/ 470nits(min.)。上方與下方的孔洞一樣是雙喇叭的位置,但小編發現孔洞設計似乎有點大,比力輕易卡塵埃。
左邊設有卡槽與音量鍵,圓形的設計與一代也並無差別;右邊的電源鍵也與先前不異,整合了指紋辨識器;不過做的平整度跟機身太近,致使一般盲按時會有點困擾。
遊戲裝沒幾個就爆滿的寒酸電競手機

Razer Phone 2 在螢幕上一樣是配置 5.72 吋 IGZO 最高 120Hz 更新率的面板,解析度為 1翻譯社440 x 2翻譯社560 2K,並設置裝備擺設康寧第五代大猩猩玻璃(前款為第三代),亮度為 654nits(typ.)/ 470nits(min.)。上方與下方的孔洞一樣是雙喇叭的位置,但小編發現孔洞設計似乎有點大,比力輕易卡塵埃。
左邊設有卡槽與音量鍵,圓形的設計與一代也並無差別;右邊的電源鍵也與先前不異,整合了指紋辨識器;不過做的平整度跟機身太近,致使一般盲按時會有點困擾。
◈相機
遊戲裝沒幾個就爆滿的寒酸電競手機

這邊也附上一張指紋辨識的示意圖,整合在電源鍵的狀況下,其適用右手拇指或許是對照吻合一般狀態,解鎖速度也不消太擔心,回響反映算是相當快(是說如許的體例應該也讓很多同學想到 Sony 之前的 Xperia 手機吧

由於本次 Razer Phone 2 今朝僅可拍攝外觀與操作介面,其餘像是跑分、拍攝部門都沒有設施進行測試

小編本次僅是對 Razer Phone 2 做個簡單開箱與功能介紹,對於內涵還未有時候可以好好體驗、互相了解一下;不外對於前代未在台灣發售的狀態下,第一次看到照樣蠻興奮的

最後來看一下今朝小編拿到的全部配件,可以發現毗連線都是採 USB-C 公接頭,這點也是延續前代設計,有其他 USB-C + USB-A 公線材的伴侶要注意不克不及沿用喔!別的,也有附上專屬貼紙可以發揮創意貼在喜好的地方上。
◈開箱
- 安全性設定
- SmartLock
ForLucky wrote:
這邊也順便提一下,Razer Phone 不論是一還是二代,原型實際上是從 Razer 收購的 Nextbit Robin 手機造型而來,是以在正、後面設計除 Razer 的三頭蛇 Logo 與部份細節,基本上都有濃濃的 Robin 影子,小編自己覺得四方端正的外型,其實也蠻像初期的 Sony 手機的~
看看華碩跟小米
Razer Phone 2 在四向設計上與一代並沒有太多差別,真要說的話就是 Sim+microSD 卡槽從本來電源鍵左邊移至音量鍵右邊。機頂可看到天線和一個收音 mic、機底則是 USB-C 毗連埠,因為沒有 3.5mm 耳機插孔的關係,就需要透過轉接、或是藍牙耳機聆聽音樂了,虧得還有沒有線充電可以略微補償一下。
- Dolby Atmos
- Dolby Atmos
- Dolby Atmos
- Dolby Atmos
可說是本次 Razer Phone 2 最大亮點的 Chroma RGB 背光系統,終於是將前代最多人敲碗的功能導入了;究竟結果都是電競手機了,不花俏一點怎麼行!這邊先附上實際的影片類型,設定部門待稍晚的功能篇章再來做介紹.....大家對照好奇的一點,應當照舊能否與 Razer 其他設置裝備擺設 Chroma 的裝配做連動,官方默示有此計劃,但今朝是無法同步的。
差別就在規格好良多 質感好許多 代價高很多
這外型
這外觀的確就是索尼...(恕刪)
售價部分 Razer Phone 2 海外目前單機為 799 美金 ,約合台幣 24,612 元,對照今朝旗艦算是相對親民了.....。台灣這邊今朝也確定會上市,估計時候為 11 月中,價錢就等待往後的揭橥會吧!
翻譯
不知道這支台灣會賣嗎?
Razer 稍早前...(恕刪)
不知道這支台灣會賣嗎?
Razer 稍早前...(恕刪)
翻譯社612 元,對照目前旗艦算是相對親民了.....。台灣這邊目前也肯定會上市,預計時候為 11 月中,價格就等待往後的揭橥會吧!
- 外盒
- 本體
- 收納袋
明明有寫台灣會上市
翻譯
Razer Phone 2 在起先即支援 HDR 螢幕外,音效部門也有 Dolby Atmos 技術(耳機轉接器則是有 24-bit DAC),這邊也供給 Dolby Atmos 等化器調劑的相幹介面給網友參考。
先前提到的 Chroma RGB 背光結果,在手機內也有專屬的 APP《Chroma Kit》來做調整,今朝看到介面顯示為英文,不知道正式上市時會不會有繁體介面。此中有著簡單的開關、通知時是不是連動,和三種因應耗電量的模式可選翻譯
在眾多 18:9 缺角屏之下,感受是一股清流 ...
- 主介面
- 2x光學變焦
- 數位到8x
- 影片介面
- 人像模式
- 美顏模式
Razer Phone 2 在起先即支援 HDR 螢幕外,音效部門也有 Dolby Atmos 技術(耳機轉接器則是有 24-bit DAC),這邊也供給 Dolby Atmos 等化器調劑的相幹介面給網友參考。
先前提到的 Chroma RGB 背光結果,在手機內也有專屬的 APP《Chroma Kit》來做調整,今朝看到介面顯示為英文,不知道正式上市時會不會有繁體介面。此中有著簡單的開關、通知時是不是連動,和三種因應耗電量的模式可選翻譯
在眾多 18:9 缺角屏之下,感受是一股清流 ...
- 系統
- 音效
- 手勢
- 電池
◈功能
Martin wrote:
我可以
翻譯
最後針對功能部分,由於產品在手邊的時候幾近都在攝影,能體驗的時間真的不多,所以小編能著墨的今朝也沒有許多。與近期規格近似的強敵 ROG Phone 相比之下,Razer Phone 2 的介面設計較是同有電競路數,但功能思維上可說是有著不小差別翻譯這點在後續拿到完整機種的時候,再來好好體驗一下,大師有什麼想知道的話,也能先回覆~小編會分外注意的。
外型 雙喇叭 樸直 開機鍵整合指紋辨識 都很像
這邊也有一款歸在“HAMMERHEAD”產品線旗下的新中聽式耳機,採用 USB-C 的體式格局可與 Razer Phone 2 無痛毗連,且看外觀會發現與原本 HAMMERHEAD 採更官方綠的體式格局來講,整體變得低調很多翻譯主要規格有:20-20KHz 回響反映頻率、32ohms 阻抗;單體大小為 13.6mm。
最後針對功能部分,由於產品在手邊的時候幾近都在攝影,能體驗的時間真的不多,所以小編能著墨的今朝也沒有許多。與近期規格近似的強敵 ROG Phone 相比之下,Razer Phone 2 的介面設計較是同有電競路數,但功能思維上可說是有著不小差別翻譯這點在後續拿到完整機種的時候,再來好好體驗一下,大師有什麼想知道的話,也能先回覆~小編會分外注意的。
外型 雙喇叭 樸直 開機鍵整合指紋辨識 都很像
這邊也有一款歸在“HAMMERHEAD”產品線旗下的新中聽式耳機,採用 USB-C 的體式格局可與 Razer Phone 2 無痛毗連,且看外觀會發現與原本 HAMMERHEAD 採更官方綠的體式格局來講,整體變得低調很多翻譯主要規格有:20-20KHz 回響反映頻率、32ohms 阻抗;單體大小為 13.6mm。
Martin wrote:
- 單遊戲設定
- CPU
- 螢幕畫質
- Fps
整篇看點感覺比ROG優異的有LCD還有可調劑頻率解析度的做法,其他的一切還是ROG比力好用,進展ROG 的Oled可讓鉦昱翻譯公司這種眼睛欠好的人順應而不累,否則的話大概仍是只能停在XZ2P或看看這隻Razer phone 2了,在ROG揭橥後推出這樣的工具,其實有些惋惜,外型則是個人主觀了,這隻挺簡練洗練的

16:9又有QI又不是OLED,進展台灣有賣

16:9又有QI又不是OLED,進展台灣有賣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